最近一阵子,好多人在小红书APP上看到了美国朋友发的帖子或者视频,大家都挺感兴趣的。
大家找来找去,最后才明白,原来TikTok在美国被禁止使用了。
等到两边终于谈妥了,TikTok又能在美国用了。可美国网友们却说:感觉不一样了,回不到从前了!
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?
现在,大家平时都爱刷抖音来娱乐,如果没有这些短视频软件,我们的生活不光会变得乏味,而且对外界的信息知道得也会变少。
而国外的抖音版本TikTok也有着相同的影响力,所以当美国要禁止TikTok时,不少美国网友都沸腾起来了。
禁令一出,好多美国朋友在抖音上问咱们怎么玩中国版的抖音。但可惜啊,禁令让抖音在美国全下架了,想玩也玩不上了。
为了补上这个空缺,不少美国用户开始找别的选择,结果他们发现了小红书APP这个新宝贝。
在小红书碰头,跳过了老套媒体的筛选和主观想法,咱俩直接聊上了。大家晒出自己的日常,互换心里的想法和见解。
这场“算旧账”是从日常小事开始的,但最后却聊到了社会规矩和文化不一样的地方。
中国的情况让美国用户大吃一惊,他们平常觉得超贵的医疗费,在中国竟然只是毛毛雨;还有他们背了好多年的学生贷款重担,相比之下也轻松不少。
在中国,利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;而他们自诩的“自由天地”,在种个菜这样的平常事儿上,却有着不少条条框框。
有个美国网友在小红书上说,他妈妈因为尿路感染得住一天医院,结果费用竟然高达19万美元。
有个网友说,他妈妈都快五十岁了,还在还之前借的上学贷款。
在中国,看病花钱不算多,老百姓能享受到挺不错的医疗福利。
学生可以申请到低息甚至不用付利息的助学贷款,这样一来,他们的经济压力就小多了。
这些不同点,让美国老百姓开始琢磨自己国家制度的问题,同时也让他们对中国的发展路子有了新的看法。
相比之下,美国老百姓开始琢磨自己的日子,对政府的说法产生了怀疑。
他们意识到,原来自己一直处于一个被政府和媒体刻意营造的信息小圈子里,被各种宣传给误导了。
中国人们的生活并不像他们认为的那样贫困和落后,其实在很多方面都挺出色的。
美国老百姓的“觉悟”,在社交媒体上闹得沸沸扬扬。
可能很多人都会纳闷,为啥TikTok在海外那么火,美国却要对它下禁令呢?
很长时间里,美国政府一直对TikTok心存顾虑,怕它的用户数据不安全,还担心会带来政治上的问题。这些顾虑最后变成了强硬的态度,就是“要么卖掉,要么禁用”。
遇到这种霸权做法,TikTok背后的公司字节跳动也毫不犹豫地给出了坚决的回应。
他们没有被压力压垮,而是坚决不卖,并且在禁令快要实施的时候,主动关掉了美国的服务器。就连跟它有关的海外版剪映、醒图等应用,也都一起停了,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给美国留下。
TikTok在美国被禁止后,对那些已经用惯了这个短视频软件的美国小伙伴们来说,真的是个不小的打击。
他们没了玩乐放松的地方,还丢了关键的与人交流的手段。
因为禁止了TikTok,美国政府明显感觉到了这次“算总账”所带来的麻烦。
美国老百姓开始觉醒,这让政府信誉大大受损,要是不赶紧想办法解决,恐怕会引起更大的社会乱子。
为了重新赢得民众支持,稳住局面,美国政府只能让步了。
特朗普下了个命令,让“不卖就禁用”的规定先停75天不执行,这样TikTok就暂时松了口气,有了点转机。
TikTok想在美国重新获得认可,他们打算用这招把大家的眼光再拉回到自己身上,别让美国民众继续在小红书上忙着“比对”了。
不过,TikTok虽然解封了,但这事儿还没彻底翻篇儿呢。
有些美国用户又回到了他们熟悉的TikTok上,但更多的用户则决定留在小红书,继续在这片“新天地”里探索。
他们现在很享受直接和中国网友聊天,并且开始用新的眼光看待中国和整个世界了。
中美两国的网友通过直接聊天,加深了彼此的认识,给两国关系的将来发展带来了新希望。
不管事情最后咋样,这事儿都告诉咱们,多沟通交流、互相理解文化,对建立好的国际关系特别重要。
消除信息隔阂,多沟通增进认识,才是化解误会和矛盾的好办法。
这也让大家瞧见了咱们国人的力量。我们用自个儿的方法,向国家和企业表示了支持,同时也把中国文化的独特韵味给展现出来了。
这股力量,会成为中国企业迈向国际舞台的强大支撑。